欢迎访问平顶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
网站已支持ipv6

县区动态

县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区动态
宝丰县:强化宣传增进认同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
阅读:

2024年,宝丰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一、坚持理论指引培根铸魂,建好教育阵地,共谱民族团结“交融曲”

一是聚焦主线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部署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上重要讲话精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各乡镇(示范区、办事处)实现学习全覆盖。二是压实责任聚合力。推动落实民族工作“两个纳入”,细化实化涉民族工作考核措施,压实统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推动各单位把民族工作融入日常,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细化措施提质效。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具体措施》,将上级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与我县工作实际深度结合,细化工作措施17项,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二、围绕文化认同凝聚共识,建好宣传阵地,打好宣传教育“组合拳”

一是正面引导强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集中宣传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为抓手,动员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在全县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发展。2024年以来,全县各级各单位累计展出宣传展板60余块、悬挂宣传横幅4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做到中华文化符号随处可见、随处可学、处处能感知,不断夯实共有精神家园思想根基。二是分层分级强培训。坚持因人施策、因时而变、因需而定原则,抓住“关键少数”,突出关键人员,有针对性开展分层分级精准培训。2024年,共举办“民族政策专题培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乡村两员培训班”“全县科级干部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县第一书记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10期,累计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基层民族工作干部、基层干警、妇联主席等2000余人次,持续提升民族宗教干部能力素质。三是文化浸润强认同。发挥国家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优势,传承弘扬非遗、曲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展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讲好“宝丰故事”。2024年1月18日,宝丰汝瓷、魔术项目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展出展演,让各族群众沉浸式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找准传统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发力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马街书会常态化演出、举办非遗大集、非遗年货节、非遗打铁花等,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推进共同富裕夯实根基,建好发展阵地,擘画民族团结新“蓝图”

一是发展产业促振兴。深化“同心圆·共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活动,坚持把助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着力点,鼓励各少数民族聚居村与结对村在基层党建、文化活动、矛盾化解、产业发展等方面互学互助,促进各民族群众融合发展。立足我县实际,利用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民生改善工程,以增收赋能为中心,大力发展产业项目。2024年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万元,在李庄乡闪庄村建设豆腐加工厂房一座,每年为闪庄村增加集体收益1.5万元。二是技能培训扩增收。各结对村(社区)在支部委员会、党员代表大会、群众代表会中共叙情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话未来。找准产业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组织各族群众同学技术、同提技能、同兴产业、同促就业,促进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富裕。2024年,共举办劳务技能和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班12次,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多渠道增加各族群众就业致富机会。三是突出特色创品牌。依托少数民族聚居社区仓巷社区百年悠久的饮食文化积淀,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立了由社区全体居民参股的股份合作社,建设了“仓巷街文旅美食街”项目,培育了买根烧鸡、老邓家羊肉冲汤、张双来牛肉、马光明月饼等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品牌。通过搭建平台,让致富能手逐渐崭露头角,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致富。每逢传统节日,仓巷社区80余家商户营业额近2000万元,促进了经济发展,社区群众收入明显提高。平顶山日报刊登文章对仓巷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进行报道。县委书记作出专题批示,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程。